内地和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是我国10年前开创的一个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新模式。10年来,互联互通在内地和香港资本市场的融合发展中架起了“桥梁”,既助推了内地资本市场稳步有序地对外开放,同时吸引了更多的国际投资者关注和投资中国。
11月18日,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香港金融监管部门、沪深港三大交易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等有关监管机构、金融机构和市场人士相聚香港交易所,在互联互通十周年高峰论坛上共同回顾10年发展硕果,展望未来前景。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桥梁”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金融市场的外资参与度仍然比较低,目前外资持有内地股票和债券的比例都不到5%,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论坛上,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的这一观点引起了两地监管部门人士共鸣,进一步有序扩大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正是这10年来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肩负的重要使命。
据陈翊庭介绍,目前沪深港通已成为国际投资者交易和持有内地a股的主要渠道,有接近77%的外资通过这个渠道持有内地股票。此外,国际投资者投资内地债券市场的交易中,一半以上通过债券通进行,债券通北向通也成为国际资本投资内地债券市场的主渠道。
“当初设计互联互通时只有股票通,10年过后,我们已经实现了各种‘通’,这表明,互联互通有着极强的复制性,而且没有边界,我们的愿景是不断往里面填充内容。”陈翊庭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全球的投资者,都能够通过互联互通实现投资中国或者投资全球。
搭乘互联互通的“直通车”,内地资本市场“磁吸力”显著增强。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明表示,沪深港通正助推a股纳入明晟、富时罗素、标普、道琼斯等国际知名指数,吸引境外长期资金配置a股资产。港交所发布的《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十周年白皮书》显示,截至2024年9月,境外投资者持有的中国内地证券资产(包括股票和债券)总额近7.6万亿元人民币,与2018年6月明晟首次纳入a股时相比,增长超4.7万亿元人民币。
连通内地
与国际市场流动性
在互联互通这座“大桥”上,作为“超级联系人”的香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连接作用。“回首过去10年,香港在国家金融市场改革开放中扮演积极的‘试验田’和‘防火墙’的角色,发挥促进内地与国际资本市场对接的功能。”香港特区署理行政长官陈国基表示。
就在近期,一只追踪香港旗舰股票基准指数的etf在沙特交易所跨境上市。此前,首只港交所etf已成功在该交易所跨境上市,该etf追踪一只涵盖主要合资格参与沪深港通的香港上市股票的指数。
“通过互联互通,香港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便捷取得内地资金的渠道,也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投资产品和风险管理工具。”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以互联互通为抓手,未来香港将连接更多不同市场的创新产品,连通内地与国际市场的流动性,从而进一步促进内地产业和经济多元化发展。
带来更多元市场机遇
作为资本市场重要参与者,金融机构对互联互通有着深刻且更为直观的认识和感受。
汇丰银行常务总监兼股票业务环球副主管及亚太区主管庄达欣表示:“全球投资者都非常欣赏互联互通的推出,这是港交所近年来最成功的一个举措,也是一个可持续的旅程。”
泰康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乐则指出,对国际资本而言,投资的第一个挑战是“可及性”。“投资之前,对于这个市场是否向我们开放、是否需要得到一些许可,或者得到了多少配额、有什么限制等,是许多资管机构都面临的疑问,互联互通正好解决了这些问题。”他表示,如今股票通等工具对其管理境内资产带来了不少便捷。
多位金融机构人士表示,在丰富的产品、便捷的机制之下,互联互通给内地投资者和全球投资者带来了更多市场机遇,由此可实现不同的投资组合,共享全球和中国的投资机遇。
金融机构人士普遍表示,希望未来互联互通能够持续进化,实现更大范围的“通”,希望能将更多投资工具纳入互联互通,比如新股通、大宗交易通等。